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(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林洁)9月5日,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举行减重管理主题交流活动(糖胖病指糖尿病合并肥胖——记者注),多位成功改善血糖、实现科学减重、顺利“毕业”的糖友小麦策略,分享自己的逆糖历程与宝贵经验。
过去30年,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上升,且发病呈现年轻化趋势,防治形势严峻。传统治疗模式下小麦策略,患者长期依赖药物、深受并发症困扰,社会医疗负担沉重。同时,全国超重/肥胖率已超50%,预计到2030年,儿童青少年超重/肥胖率将升至31.8%,肥胖问题日益突出,已成为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。
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教授介绍,中心团队采用系统治疗手段,包括精准用药、中医理疗、内分泌调节、营养治疗、改善生活方式等方法,制定个性化逆转方案,注重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因、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,定制整合式治疗方案,从而修复胰岛功能、减轻胰岛素抵抗、改善代谢紊乱。
4个月前,25岁的刘晓(化名)因肥胖症、代谢综合征、高甘油三酯血症、脂肪肝及高尿酸血症等多种代谢问题小麦策略,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开始了系统治疗。治疗前,他的体重高达111.1公斤,BMI(身体质量指数)为33.2,属于肥胖范畴。此外,他的腹围达到116厘米,体脂率33.1%,内脏脂肪等级高达15,肌肉率仅为63.5%,多项指标亮起“红灯”。
经过为期3个月的系统化、个性化逆转治疗,在医生团队的指导和自己的积极配合下,刘晓的体重降至87.25公斤,减重近30公斤。BMI恢复至26.1,腹围缩减至97厘米,体脂率下降至25.5%。在用药方面,小刘从最初需使用多种药物来控制病情,最终实现大幅减药。
徐谷根说,刘晓的转变不仅是体重的下降,更是整体健康状况的飞跃,为同样深受肥胖与代谢问题困扰的年轻群体带来希望。
“重要临床实践推动从‘治病’到‘治人’转变。”徐谷根表示,医院不仅着眼于短期指标改善,更致力于长期效果维持,通过系统性的健康管理,帮助患者真正掌握维持健康的主动权,实现糖胖病的有效逆转和体重长期稳定。
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小麦策略
巧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